10号王琦-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来源:区人大作者:信息发布员1

分享:
打印

  代表建议

  内 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是网底,是离群众最近的医疗场所。只有使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功能越来越强,才能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网底作用。但目前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存在: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乡村医生队伍参差不齐;双向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建 议:  

  1、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并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提高编制人员的利用率,使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起作用。

  2、加强教育培训,建立继续教育、订单定向培养、岗位培训等“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进入高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实施以农村生源为主的订单定向培养,免费培养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高职学生,定点定向定时到村卫生室工作。

  3、抓好对现有基层医疗队伍业务水平的再提升,积极为在岗的基层医疗队伍,接受再教育创造条件,采取“线上+线下、长期+短期”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对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和健康宣教等内容进行培训。累计培训软实力持续提升。

  4、创新“3+X”模式,组建成立以临床医师、护士和乡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通过实行团队包村签约服务、上门开展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宣教,指导乡村医生进一步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5、加大信息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与辖区内二三级医疗机构信息化互通互联,实现双向转诊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办理报告

  王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大兴区以提升能力和激发活力为重点,围绕“提升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任感和获得感”工作目标,不断完善医疗体系,优化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改进服务质量,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力度。2022年,结合《大兴区高精尖缺人才聘用办法》政策,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引进1名副高级及以上成熟人才,安置6名医学定向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为观音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场招聘。2022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共招聘26人。2.持续村级医疗卫生人员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与区教委、相关镇政府建立联动机制,强化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村级医疗卫生人员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加强与市级部门沟通协商,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支持,进一步强化乡村医生定向培养工作。截至2023年,大兴区累计送出乡村医生岗位订单定向生40名。3.合理核定临时辅助用工指标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辖区服务人口、承担的工作任务及村卫生室工作量等因素,加强镇级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力量配备。2022年补充临时辅助用工指标143个,用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临时辅助用工,补充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岗位。根据村卫生室设置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二)做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日常培训

  1.借助大兴继教学习平台、卫健委视讯系统,创新开拓“四个+”教育模式,即专家线上多学科教学+免费传染病、内科课程投放+视讯社区必修+现场面授,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为导向,深化课程模式,细化服务内容。2022年共公布审核批准继续医学教育区级项目261项,全区共开展培训720场。2663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参加社区必修课,市级必修课参培率和达标率均为100%。2.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中医药适宜技术、临床实践技能、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能力提升和妇女儿童保健规范化管理能力提升等培训,开展2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实用技术普及推广。3.提升乡村医生服务能力,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岗位培训,发放2022年乡医培训学习手册250本,全区在岗乡村医生完成2022年乡医岗位培训并通过技能考核。

  (三)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模与质量

  以家庭医生个人为签约主体,按照专科特点和职责分工,优化家庭医生团队,政府购买服务乡村医生岗位人员全部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结合居民健康需求,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提供“菜单式”服务。通过基层预约转诊、长处方、老年人“1+1”优惠医保政策,1-3年弹性签约服务周期等方式,加大签约服务吸引力。落实落实“增、奖、补”政策,加大日常质控力度,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家庭医生团队活力,提升履约质量。截至2023年4月底,全区家庭医生签约80.70万人,签约服务覆盖率为44.44%,,提供服务225.18万人次。

  (四)发挥信息化手段助力基层卫生工作

  大兴区依托大兴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汇集5家二三级医院及全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信息,实现区域居民就诊信息共享,通过区级双向转诊平台,二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畅通双向转诊渠道,截至2023年4月,医联体内实现双向转诊2152人次。为全面推进基层转诊促进分级诊疗工作,区卫生健康委对双向转诊平台升级改造,通过系统自动识别高风险人群、出院患者病种,并将相关信息自动推送给相关家医团队或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后续的相关随访、健康宣教、慢病指导等相关服务。已完改造项目方案制定,正在进行立项筹备工作。

  下一步,区卫生健康委将与各镇、相关委办局建立长效机制,深化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