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内 容:
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发展布局中,大兴区已经走在了北京市的前列。特别是大兴区在氢能、新能源等产业方面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临空区、西片区等都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和应用场景,也有着一定的产学研基础。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将大兴区打造为北京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示范区域,既能够推动大兴区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培育绿色低碳的发展机会,又能够充分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建 议:
1.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大兴区未来的国土空间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各级各类规划。
2.要积极整合区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产学研资源,发挥区内地方智库作用,制定大兴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3.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大兴区高质量发展充分结合,推动大兴区产业转型升级。
4.将碳达峰、碳中和理念融入到区域发展中,打造宜居宜业新大兴,让更多老百姓有获得感。
5.深化国际合作,策划举办国际碳中和大会暨博览会,宣传北京低碳发展实践成效,讲好北京故事。
办理报告
李仁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我委根据建议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市区两级“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要求,强化统筹,加大推进,为我区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筑牢“顶”和“基”,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双碳”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之后,区发改委、生态环境局第一时间组建专班,负责筹备成立领导小组和谋划推进工作。目前,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成立,涉及的26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开展工作。
(二)高位统筹谋划。目前正在启动编制《大兴区碳达峰工作方案》、《大兴区年度工作要点及任务清单》,做好低碳与发展共生共长的蓝图。聚焦碳源、碳排放、碳汇、碳核算、碳市场、碳产业等关键环节,研究明确任务路径、目标时序、工作措施、保障体系,确保“双碳”工作推进有节奏、有力度、有实效。
二、激活“存”和“新”,做好产业升级,谋先抢早构建绿色经济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深度优化,一盘棋统筹降碳和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
(一)推动现有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依托现有“四区三基地”产业布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绿色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尤其在区内碳排放呈现明显增长的交通运输业,加大电力、氢能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铁路货场等领域应用,加快推动实现全域汽车清洁能源化。
(二)加快布局现代低碳产业。抢抓战略机遇窗口期,积极布局“双碳”全领域新项目、新业态、新产业,吸引链主企业及龙头项目落地,加快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紧抓碳市场发展黄金窗口期,构建碳资产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国家自愿减排碳交易正蓄势待发。大兴区联合国家碳市场核心技术单位共同编制了氢能碳减排方法学和碳减排因子阶段版,已取得北京市碳市场主管部门的认同与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也已破格进入了全国CCER首批支持范围,首笔氢能碳交易将落地大兴。同时,基于碳治理体系,积极布局碳市场、碳核算、碳汇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吸引落地链主企业及龙头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低碳产业体系,赋能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统筹“内”和“外”,多措并举优化能源结构
大兴区积极主动谋划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将做好大兴区能源体系规划体系设计和排布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分批次推进。
(一)推动本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引导和鼓励大兴区本地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重。截至目前,我区分布式光伏用户共计1863户,装机规模7.8万千瓦,占全市规模9%,排名全市第三,年发电量超过4000万度,可节约1.07万吨标准煤;黄村镇等8个区域列入国家整县制推进光伏开发试点名单,建成项目规模10兆瓦,年发电量超1000万度。
(二)加强与域外可再生能源的合作。加强与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或企业合作,加强外调绿电消纳,并探索绿电在热泵及储热领域消纳应用。
(三)开展新模式新试点探索工作。积极推动各领域打造低碳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形成“部门共建、专家领衔、试点优先、公众参与”的低碳推广新模式。打造北京市首个碳中和试点学校,大兴区八小引领29所学校形成“北京市大兴区碳中和学校联盟”,在节能低碳环保领域开展了多样的探索性活动,并为医疗卫生等多领域公共机构机构打造可复制样板。推进“农业+新能源”高效试点项目落地,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积极稳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以智能连栋温室为代表的高效设施农业试点工作,北臧村镇北京兴盛达智慧农业产业中心项目纳入市级高效设施农业项目补贴;落实市发改委《关于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报送榆垡镇中电投新农创项目纳入市级光伏补贴政策,申报补贴资金1000万。根据需要动态启动推进一系列重点示范工作,加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基地等重点区域及典型用户,研究在综保区及非保区物流仓储、一类工业用地厂房及产业园区的建筑屋顶加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大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提高大兴区清洁能源利用率。
(四)做好能源运行安全保障。发挥能耗双控指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区级、属地、单位”三级节能降碳责任体系,台账化滚动开展用能及碳排放检查 “回头看”,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安全稳定。
四、协同“近”和“远”,助推低碳发展提质增效
(一)借助实施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融入大兴区各级各类规划。将低碳转型作为系统性变革,以碳为绩效目标,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和各类产业规划都是要以此为目标开展。近期,要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分解“十四五”碳排放目标,制定企业用能年度碳排放任务,精准监测重点企业碳排放发展预期及走势,强化企业用能管理和部门会商机制,指导解决节能减排裉节问题,促进企业低碳化发展。
(二)深化产业合作。紧抓这一轮转型机遇,大兴区将实现新兴产业强区、碳规则引领、低碳品牌的3个跃升,成为低碳发展与产业腾飞协同发展样板城市和绿色新国门。策划举办低碳节能企业对接会,宣传大兴低碳发展实践成效,讲好大兴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产业强区故事。
北京市大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