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号闫书霞-关于建保鲜库确保农产品滞销时易储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来源:区人大作者:信息发布员1

分享:
打印

  代表建议

  内 容:

  由于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在常温下不耐储存,且周期短易腐烂,大量上市时价格低且易滞销。

  建 议:

  建议区相关部门根据现有实际情况支持和扶持种植农产品企业和销售农产品的企业建储保鲜库储存优质农产品。

  办理报告

  闫书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保鲜库确保农产品滞销时易储存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冷链保鲜设施建设情况

  近两年,按照农业农村部及市级相关部门工作部署,我区依托设施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项目,支持区内有生产的涉农企业、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仓储冷藏保鲜设施,购置配套预冷、制冷和保鲜设备设施及冷链物流车辆等。目前已支持2家符合条件的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新建、改造保鲜库约700立方米,支持3个产业集群项目企业新建、改造保鲜库15240平米,更新冷藏库制冷设备整套系统并购置6辆冷藏车。目前服务区域覆盖青云店、长子营、魏善庄、庞各庄、北臧村等镇,为镇域及周边果蔬冷藏保鲜提供了一定规模的仓储冷藏保鲜空间,一定程度上拉动提升当地农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农产品直供直销冷链运输能力,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损耗,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跨地域、大流通、择期反季销售的需要,同时也可实现农产品的溢价增值,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农产品产销情况

  为最大限度避免地产农产品发生滞销,降低农产品耗损,我区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巩固农超、农企、农餐、农社对接的同时,创新做到“点线面”多维发力,畅通本地农产品流通渠道。

  1.点对点扩“内”需,精准推进消费帮扶。联动区产促、投促、商务局、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金融机构等,建立本地企事业单位与合作社、园区、村集体“点对点”精准对接模式,提高农产品本地化供给率。同时,充分调动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性,通过“福利购”“送清凉”“献爱心”等活动加大区域农产品购买力度,积极倡导“大兴人吃大兴瓜,大兴人买大兴菜”,打好本地销售“亲情牌”。

  2.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快速畅通流通渠道。发力线上销售,联合北京电视台、物美多点平台、区网信办、融媒体等机构组织,共同推出“暖心助农”、“我为家乡出份力”等大型公益助农直播活动。2022年,组织直播带货20余场,助力销售30多万元。同时,为畅通流通渠道,协助有生产经营的涉农企业办理农产品货运通行证、瓜果证187张。与北京农业电商协会、京东、顺丰等公司在快递费、网络平台运营费等方面达成合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争取运费折扣,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

  3.扩大宣传培训覆盖面,持续做好产销服务。宣传方面,一是通过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京津冀广播之声等各大媒体矩阵加大多维宣传力度;二是在“大兴三农”公众号开辟“兴农品”专栏,结合时令,推出大兴西瓜、安定桑葚、樱桃等系列宣传主题。三是擦亮节庆品牌,持续举办“兴味”节庆活动,如西瓜节、桑葚节、葡萄节等,现场展销大兴特色农产品,推介优质农业品牌。2023年,组织生产经营主体5次“北京农业在社区”活动,2场“京华乡韵”宣传活动,推介大兴区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培训方面,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短视频+直播”培训、“头雁”项目培训、电商营销技能高素质农民培训及大兴区乡村振兴青年电商人才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区生产经营主体电商应用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为农民打开增收致富新途径。2023年组织5名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北京市农业电商市场营销技能提升培训。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积极调度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底数,一方面借助中央及市级产业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仓储保鲜设施新建、改建;另一方面鼓励现有冷库充分发挥仓储保鲜作用,降低闲置率,扩大服务覆盖率。此外,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助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指导企业积极晋级国家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进一步联动产销,带领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对接大市场。

  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