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区人大农村委员会组织召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专题座谈会,会议先后听取了区经管站、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数据分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有效解决措施等情况的工作汇报;专委会委员围绕此项工作进行充分交流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军、周雪峰出席会议。
王学军强调:
1.推动产业升级,开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融合化方向发展;要在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品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挖掘大兴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宽品牌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
2.夯实人才根基,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要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引进等方式,鼓励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业,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建设;要强化本土人才培育,依托现有的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式,采用案例教学、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参加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论坛、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共同探讨发展难题,分享成功经验,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强化协同合作,凝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合力。区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作用,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研究制定优化方案,简化审批流程,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区经管站要进一步完善“三资”监管制度,细化工作流程,指导各镇健全制度体系,持续开展涉地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检查,规范合同签订和履行,充分利用“北京市农业农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实时动态监管,全面提升“三资”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保障农村集体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