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区人大农村委员会组织专委会委员开展新型集体林场建设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实地查看了榆垡镇绿堤兴航集体林场的设备运行维护、礼贤镇东段家务村平原生态林养护地块的建设管理等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军、周雪峰参加活动。
会议听取了区园林绿化局关于我区新型集体林场建设专项报告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工作汇报,以及榆垡镇、礼贤镇的相关情况介绍;代表们围绕此项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王学军强调:
1.探索“新型管理模式”,释放生态效能。政府相关部门要全域推进经营方案编制,邀请市林规院专家指导,确保方案中林分结构调整、林下补植等措施可量化、可考核;要强化技术示范引领体系,组建专家团队,深入林场定期开展“田间课堂”,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及时解决技术难题;要构建科技赋能支撑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森林资源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精准管理,为林场科学经营提供技术保障。
2.引培“新型人才”,强化智力支撑。区园林绿化局要协同区人保局,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全面加强林场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靶向引才、定向培育机制,设立森林培育、生态修复等专项岗位,实施“以师带徒计划”,确保3年内专业技术人才占比提升至30%以上,进一步提升林场整体实力;要探索实施“经营管理人才赋能工程”,建立“走出去”学习机制,组织林场管理骨干到外省市的林业改革示范区考察,重点学习市场化融资、林下经济开发等经验,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养护管理水平。
3.升级“新型设备”,夯实硬件基础。部门和属地要充分发挥保障作用,结合各林场实际情况,建立“一场一策”装备需求清单,按需补齐智能割灌机、无人植保机等设备缺口,逐步实现重点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替代;要深度对接《北京市平原生态林养护补贴办法》,构建“市级争取+区级配套+林场自筹”资金模式,积极申报市级机械化示范项目、争取市级专项补贴;要加快制定《林业机械操作规程》,组建区级设备维护保障专班,按季度开展上门检修和技能培训,合理建设区域化维修站点,确保设备高效使用。